以标准化引领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加强医院信息标准制定,助力远程医疗、智慧医院建设。统一临床检验标准,推动检验结果互认。以标准化手段助力护理高质量发展。(2)以标准化支撑卫生健康事业创新发展。
《规划》部署了8个方面主要任务分别为:集约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健全全民健康信息化标准体系;深化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完善健康医疗大数据资源要素体系;推进数字健康融合创新发展体系;拓展基层信息化保障服务体系;强化卫生健康统计调查分析应用体系;夯实网络与数据安全保障体系。
信息建设。中国人口健康信息建设将实现互联互通人口健康信息化网络体系,每个家庭拥有一个合格的全职医生,每个居民拥有规范化健康电子档案和功能完备的居民健康档案,以信息建设为核心,通过“互联网加健康医疗”的服务顺应新常态,探索新模式,创造新业态。
服务导向、业务驱动,开放融合、创新发展,规范有序、安全可控”的基本原则,以引领支撑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编制印发《“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总体考虑顺应发展趋势,突出规划引领。
促进医药卫生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医药卫生领域,实现医药卫生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加强人才培养:加强医疗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数字健康建设的专业水平。 支持数字健康创新发展:鼓励和支持数字健康领域的创新和发展,促进数字健康产业的繁荣发展。
医院信息化系统HIS 是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的缩写 即 医院信息系统 美国该领域的著名教授Morris.Collen曾作如下定义:利用电子计算机和通讯设备,为医院所属各部门提供对病人诊疗信息和行政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提取及数据交换的能力,并满足所有授权用户的功能需求。
院内院外信息互联互通,帮助医院对各类医用物资实现智能化、信息化、化全流程供应链闭环管理。| 多供应商管理:依托云平台,商品统一编码,对供应商证照资质、商品属性、采供退流程统一化、精细化管控。
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和意义:经济效益 庞大的医疗体系、大量的数据信息,靠人工管理已经不足以满足现代医院对管理水平的需求。
1、医疗信息化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对医疗机构和医疗工作者的各种信息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处理,以提高医疗工作的效率、质量和安全,从而达到更好的服务医疗需求的目的。医疗信息化的内容包括电子病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医疗影像系统、医学影像处理系统、医学信息挖掘与智能辅助决策系统等。
2、医疗信息化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医疗过程中的各种活动转化为数字化、电子化、网络化的形式,并通过医疗信息系统进行集成化和协同化管理。它的目的是提高医疗效率和质量,降低医疗成本,改善医疗服务体验,保障医疗安全。
3、简单的来说,就是为促进医院信息化的发展,医疗行政部门和许多医院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探索。实现资源共享而做的一些网络工程。
4、医院信息化建设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来改进医院管理和医疗服务的过程。它包括引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软件应用,将医院内部的各个环节和业务进行数字化和自动化处理,以提高医院的管理效率、医疗质量和患者体验。
5、医疗卫生信息化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的内容,一是前台业务系统,主要为向临床的业务系统,如HIS,病历管理,护士工作站等等;二是后台管理系统,主要为面向管理的财务、成本绩效等系统。
6、医院信息化系统只是一个统称,本质是将医院各科室的系统进行整合,使其互联互通,共同织成一张能够覆盖整个医院的信息大网。
医院信息化系统包括:PACS系统: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全称为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是近年来随着数字成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旨在全面解决医学图像的获取、显示、存贮、传送和管理的综合系统。 PACS在医院影像科室中迅速普及开来。
实施意见主要任务中明确加强信息化建设水平。按照《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制定《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指南》,统筹现有数字化医疗项目开展信息化建设,要依托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共享。
医疗信息化系统(HIS):床诊疗管理部分、药品管理部分、综合管理部分、其它管理部分。临床诊疗管理部分可分为门、急诊与住院两大管理系统。门、急诊诊疗业务群包括:门、急诊医生工作站、门诊护士工作站、急诊留观管理系统、门诊分诊叫号系统等。
提高医疗费用结算效率,缩短患者等待时间,提升就医体验。降低医疗机构和医保部门的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纸质凭证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推动绿色发展。提升医保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为医保领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在“加快推进‘医学高峰’建设”中明确“加强医疗服务模式创新”。迭代升级宁波云医院平台,推进实体医疗机构互联网医院建设。强化基础护理和“互联网+护理”服务。在“优化内部运行机制”中明确“发挥数字化支撑作用”。围绕“新基建、新应用、新业态”,加快构建“健康大脑+”系列。
政府办中医医疗机构基本实现全覆盖(80%以上的县级中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水平,30家达到三级水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国医堂实现全覆盖、基层中医药服务提供基本实现全覆盖、基层中医药人才配备基本实现全覆盖、基层中医药健康宣教实现全覆盖。
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2年,基本实现县办中医医疗机构全覆盖,力争实现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馆、配备中医医师。为了进一步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意见提出,大力发展中医诊所、门诊部和特色专科医院,鼓励连锁经营。
大力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构建乡村远程医疗服务体系,推广远程会诊、预约转诊、互联网复诊、远程检查,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在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的配置应用。提升家庭医生签约和乡村医疗卫生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1、中国信息化的宗旨是揭示社会发展脉动,坚持国家科技创新、教育创新方针,传播科技理念、报道科技动态、倡导科技创新、促进科技进步;广泛探讨交流科技、教育工作成果;多方位、多层次介绍科教创新的前沿性内容。
2、紧密配合医院发展战略,以医院新两年发展规划为依据,以建立临床信息系统为方向,以实现数字化医院为长远目标,以完善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打好数字化医院建设网络基础为重点,稳步实效地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
3、医院以追求持续健康发展为目标,致力于医疗质量与服务质量的优秀品质,竭诚为广大患者提供综合诊疗服务。
4、以服务为理念,不断探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的创新,进一步加强医院管理,改善服务态度,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努力营造和谐的就医环境,创造和谐的医患关系,全面提高了医院的社会“信誉度、美誉度、知名度”,为“军中骄子,当代华佗”这一品牌作出了最生动的注脚。
5、医院以病人为中心,以优质服务为宗旨,以社会效益为准则,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医院文化氛围,提高广大职工的素质,倡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积极培养职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6、是医院参与竞争和经营管理战略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因此,加快信息化建设时不我待。信息化建设要以满足需要为标准,构建医院信息化系统,使之成为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成为患者与社会沟通的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