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际统一的医疗系统信息化水平划分,医疗信息化的建设分为三个层次: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临床信息管理系统和公共卫生信息化。中国大部分医院信息化建设还处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建设阶段,即以划价/收费系统、财务系统为中心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卫生信息化是深化医疗改革的重要任务。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行各业。在医疗卫生行业,经历了以财务、收费管理为核心的初级应用,到以病人为主线,贯穿整个诊疗过程的服务流程管理,再到全面系统地服务于医院管理、决策、运营。医院信息化建设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创新的过程。
医院信息化发展的宗旨和目标是提高医疗运用信息化以及提高医疗水平,提高解决问题能力。JCI标准是世界公认的医疗服务标准,代表了目前医院管理和医院服务的最高标准,核心宗旨是立足于改进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我国80%的医院已经实施了管理信息化系统。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实现病人和医疗机构之间,医院各个科室之间,医院之间,医院与社区、医疗保险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等之间的信息共享。
1、推广远程医疗。方案提出要加强远程医疗基础建设,推广远程医疗服务,通过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实现线上问诊,方便居民就医,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推广智慧医疗。方案要求各医疗机构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系统,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手段,实现医疗信息共享和交互,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精准度。
2、在《“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的指引下,线上线下融合成为了社区健康管理的主流趋势,为这一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技术驱动,青年人的新选择/ 对于追求新知、善用技术的青年人来说,互联网+为他们提供了便捷的参与方式,不仅减轻了生活负担,还丰富了他们的知识领域,增强了社区健康意识。
3、《规划》部署了8个方面主要任务分别为:集约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健全全民健康信息化标准体系;深化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完善健康医疗大数据资源要素体系;推进数字健康融合创新发展体系;拓展基层信息化保障服务体系;强化卫生健康统计调查分析应用体系;夯实网络与数据安全保障体系。
4、会议决定,一是加快二级以上医院普遍提供预约诊疗、检查结果查询等线上服务。允许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二是推进远程医疗覆盖所有医联体和县级医院,推动东部优质医疗资源对接中西部需求。建立互联网专线保障远程医疗需要。三是推行医保智能审核和“一站式”结算,健全“互联网+医疗健康”标准体系。
5、强化系统思维,进行整体布局。对照“十四五”国家相关规划等政策文件,紧紧把握信息化为业务赋能的定位,提出“十四五”期间全民健康信息化的发展目标,力求形成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引领支撑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促进行业转型升级,重塑管理服务模式的体系框架。
6、年,出台全市卫生系统医疗健康数据资源管理办法,发布传染病预测和慢性病筛查模型。 (三)优化促进“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依托全市统一号源池,推进家庭医生签约转诊预约应用,方便签约群众挂号就医转诊。
推进医疗联合体内信息系统统一运营和互联互通,加强数字化管理。加快健康医疗数据安全体系建设,强化数据安全监测和预警,提高医疗卫生机构数据安全防护能力,加强对重要信息的保护。
规范开展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建设,提升电子病历应用能力,鼓励医院信息系统云上部署,推进医学影像数据存储、互联网服务和应用信息系统分步上云,支撑县级中医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实现信息共享和远程支持。
《关于推进浙江省卫生健康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总体要求为到2027年,基本实现卫生健康现代化,健康服务体系全域均衡、优质健康服务全程贯通、健康生活全民优享,人民更加健康长寿,主要健康发展指标全国领先、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
在“乡村公共服务数字化标准”中提到乡村“互联网+医疗健康”标准。主要规范医疗信息 互联互通、远程医疗服务、智慧养老平台等方面的建设。包括电子病历信息、电子检查检验报告互认、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评级、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建设、远程会诊系统建设、养老服务场所信息化、电子健康档案、智慧养老服务等标准。
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互联网、光纤宽带、虚拟专线和5G等网络建设完善卫生健康行业网。
《规划》中涉及数字化相关内容如下:在“优化布局和资源配置”中提及“信息资源配置”,加快数字健康发展,强化卫生健康信息标准应用,推进全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和全员人口信息库建设,稳妥推进医疗卫生机构规范“上云”。加快医疗机构电子病历、检查检验结果、医学影像资料等信息共享互认。
医疗信息化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对医疗机构和医疗工作者的各种信息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处理,以提高医疗工作的效率、质量和安全,从而达到更好的服务医疗需求的目的。医疗信息化的内容包括电子病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医疗影像系统、医学影像处理系统、医学信息挖掘与智能辅助决策系统等。
医疗信息化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医疗过程中的各种活动转化为数字化、电子化、网络化的形式,并通过医疗信息系统进行集成化和协同化管理。它的目的是提高医疗效率和质量,降低医疗成本,改善医疗服务体验,保障医疗安全。
简单的来说,就是为促进医院信息化的发展,医疗行政部门和许多医院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探索。实现资源共享而做的一些网络工程。
医院信息化建设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来改进医院管理和医疗服务的过程。它包括引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软件应用,将医院内部的各个环节和业务进行数字化和自动化处理,以提高医院的管理效率、医疗质量和患者体验。
医疗卫生信息化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的内容,一是前台业务系统,主要为向临床的业务系统,如HIS,病历管理,护士工作站等等;二是后台管理系统,主要为面向管理的财务、成本绩效等系统。